穩定幣市場面臨競爭,因爲泰達幣失去優勢

Tether仍然處於穩定幣市場的中心,但這種主導地位的邊緣正在逐漸削弱。USDT的流通量爲1670億美元,佔2770億美元市場的約60%,每日交易量常常超過750億美元。它在13條不同的區塊鏈上運行,使其成爲分布最廣的穩定幣。但這種主導地位正在下降。一年前,Tether控制着市場的69%。到2025年中期,這一比例降至64%。走勢方向顯而易見。

USDC 在穩定幣市場上漲

USDC帶來的挑戰最爲可信。Circle在流通中擁有680億美元,通過透明度建立了其品牌,自2018年推出以來每月進行儲備驗證。與Tether的季度報告不同,USDC每月披露現金和國債的全額支持。這一策略在美國GENIUS法案實施後顯得尤爲重要,該法案嚴格執行這些標準。Circle看起來準備充分,而Tether則不然。這一差距加大了對穩定幣市場的更廣泛監管壓力,特別是在歐洲,MiCA規則已經將Tether擠出,而USDC則留在並擴展了市場。USDC透明度的敘述正日益塑造競爭動態。

競爭對手推動穩定幣市場的創新

MakerDAO從DAI到USDS的轉變在Sky Protocol下引入了一種具有集中化特徵的穩定幣,具有凍結功能和4.5%的儲蓄利率。這顯然是直接與集中化產品競爭的嘗試,同時保留去中心化的治理層。Ripple採取了不同的路線,推出了RLUSD作爲用於跨境支付的企業級穩定幣。在Ripple的支付網絡中,已有700億美元的支付正在流動,整合本地穩定幣的能力可能會發揮強大作用。即使是PayPal,憑藉其PYUSD,也在依靠其龐大的現有用戶基礎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全球穩定幣的監管變化

監管地圖正在重新繪制穩定幣市場的競爭格局。歐洲的MiCA要求在推出之前進行嚴格的1:1儲備支持和批準。目前,幾個以歐元支持的穩定幣符合這些標準,而Tether選擇了撤退。在美國,GENIUS法案具有類似的影響。Tether的領導層提出了一個符合美國法規的代幣的想法,但目前它在新的框架之外運作。這使得公司在監管機構顯然設定參與條款的時刻處於暴露之中。

穩定幣使用呈現不均但增長的採用情況

新加坡、香港和日本已經建立了明確的穩定幣規則。與此同時,中國正在考慮推出與人民幣掛鉤的幣,以推動人民幣的全球化。在尼日利亞等地方,穩定幣的採用率已經很高。近12%的人使用穩定幣。對許多人來說,這更多是關於逃避通貨膨脹或應對外匯不足,而不是交易。

這些例子表明市場已經發生變化。穩定幣不再僅僅是投機性代幣。它們正成爲金融可及性和韌性的工具,特別是在傳統銀行無法滿足需求的地方。分析師們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意見不一。摩根大通採取保守態度,預測到2028年市場將達到5000億美元。花旗集團則對未來持更樂觀的看法,最好的情況是到2030年達到3.7萬億美元。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Tether的控制力正在減弱。監管機構在密切關注,USDC的透明性使其具有優勢,而新參與者正排隊採用合規的模型。穩定幣的核心吸引力並不會消失。但真正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夠在贏得信任的同時擴大規模並保持監管機構支持的人。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