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從業者必讀: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的法律風險
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Web3從業者需要了解的法律風險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太坊等公鏈網路作爲一種能夠實現數據點對點傳輸、零成本訪問、信息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的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正逐步展現出其作爲下一代價值互聯網的巨大潛力。然而,其去中心化的核心特徵也導致整個網路環境缺乏有效監管,詐騙、盜竊、洗錢等犯罪活動頻發,且呈現出國際化、隱蔽化的特點。傳統的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已難以有效應對這些新型犯罪。
這一現狀正促使各國對傳統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本文將從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出發,探討Web3從業者出國工作的法律風險。
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的基本概念
在討論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主權"這一核心概念。主權是現代國際法體系的基礎,其權利主體爲"國家"。享有主權意味着國家在本國領土範圍內擁有最高且終局性的權力。同時,主權平等原則要求各國,無論大小強弱,都應當平等地受到尊重,這也賦予了各國"不幹預他國主權"的國際法義務。
基於對主權的理解,管轄權的行使可分爲"對內行使權利"和"對外行使權利"兩個方面。對內行使權利是國家主權的直接體現,通常不存在障礙。但對外行使權利則受到嚴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國主權。因此,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作爲一種對外行使的"執法管轄權",必然受到嚴格約束。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利用經濟優勢地位,任意擴張自身管轄權,對海外企業、個人實施長臂管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權力的濫用。
中國的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實踐
從實踐角度看,中國司法機關進行跨境刑事管轄與執法,首先需要確定對相關犯罪嫌疑人及其行爲具有管轄權。其次需要通過刑事司法協助程序,依據現行有效的國際條約、雙邊或多邊刑事互助條約、司法互惠先例等向外國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管轄權的確定
中國進行跨境刑事管轄主要基於三種依據:
對於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行爲,通常依據屬人管轄原則取得管轄權。《刑法》第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爲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對於外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危害中國或中國公民的犯罪行爲,《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爲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除依法取得管轄權外,中國司法機關在請求外國司法協助前,還需審查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犯罪是否適用中國法律管轄。審查標準主要是"雙重犯罪原則",即犯罪嫌疑人的行爲在請求國和被請求國的法律中均構成犯罪且應受刑罰處罰,被請求國才有正當理由提供司法協助。
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提出與案件推進
刑事司法協助是跨境刑事管轄和執法的基礎。中國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對此作出了具體規定。根據該法第二條,刑事司法協助包括送達文書、調查取證、安排證人作證或協助調查、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沒收、返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物、移管被判刑人等內容。
提出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主體,需視中國與被請求國是否存在刑事司法協助條約而定。對有協助條約的國家,一般由司法部、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對外聯繫機關在各自職權範圍內提出。對沒有籤訂協助條約的國家,則通過外交途徑聯繫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某些西方國家早在2000年就已籤訂了刑事司法協助協定,並有過多次合作。
跨境加密資產詐騙案例分析
2022年底,上海靜安區檢察院披露了一起涉及加密資產的跨境詐騙案。犯罪團夥以"資深導師"身分介紹股市行情,誘導被害人購買股票和加密貨幣,實施詐騙。
上海公安經過偵查,發現這是一個跨境電信網路詐騙團夥,以"某某公司"爲名設立多個關聯"博彩"網站或投資平台,誘騙被害人投資。
在該案中,辦案機關並未向國外申請刑事司法協助,而是在國內進行布控,最終在2023年2月至4月間,在全國各地抓獲59名回流至中國的犯罪嫌疑人。
這一案例表明,盡管中國已與多國簽署刑事司法互助條約,但實踐中使用率並不高。這可能是由於刑事司法協助效率低下、手續繁瑣以及相關人員對規定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
結語
需要明確的是,Web3從業者並非"天生犯罪人",與加密資產相關的業務在中國法下也並非必然構成犯罪。然而,由於相關監管政策對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資產持相對否定態度,加上當前司法環境下存在"趨利性執法"現象,導致社會對Web3從業者產生一定誤解。
但是,如果中國公民一開始就意圖以加密資產爲噱頭,在境外實施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行爲,即使肉身出境,也難以逃脫中國刑法的制裁。Web3從業者應當充分了解相關法律風險,合法合規地開展業務,避免觸犯法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