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L2崛起 重塑区块链行业格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L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近期以太坊L2网络的发展势头强劲,正在逐步改变区块链行业的格局。让我们通过一些关键数据来分析这一趋势。

1. DeFi领域的TVL和交易量

从TVL排名来看,Arbitrum已跃居第五,仅次于以太坊、BSC、Tron和Polygon,超过了Avalanche、Solana等公链。Optimism也排在第八位,同样超过了多数公链。

在24小时DeFi交易量方面,Arbitrum排名第三,Optimism排名第五。两者均超越了大多数公链,显示出较高的链上活跃度。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2. 生态项目发展

Arbitrum和Optimism上的DeFi、NFT、GameFi项目生态已经相当完善。许多主流DeFi协议如Aave、Uniswap、Synthetix等都已在这两个L2网络上线。

同时,一些原生L2项目也展现出潜力。例如Arbitrum上的游戏生态项目TreasureDAO,以及交易量超700亿美元的GMX。

数据显示,Arbitrum上月活超1万的项目有24个,Optimism上有20个。两个网络上的活跃项目数量已经超过大多数公链。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3. 活跃地址数

目前BSC、以太坊和Solana的日活跃地址数仍高于Arbitrum和Optimism。但从趋势上看,这两个L2网络的日活用户正在快速增长,而部分公链则呈现下降趋势。

预计随着EIP-4844等技术的落地,L2的日活地址数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4. 交易数量

以太坊主网日交易量稳定在100万左右,而Arbitrum和Optimism均已达到35万以上,且仍在持续上升。L2的交易量很快就可能超过以太坊主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链的真实活跃程度,还需要结合具体应用的用户数和交互量来综合判断。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5. 交易费用

目前L2的交易费用已经降至几美分到几毛之间,比以太坊主网低10倍以上。除Solana外,L2的费用已经与大多数公链相当或更低。

更重要的是,随着EIP-4844等技术的实施,L2的费用还有数十倍的下降空间。这将使L2在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吸引更多用户迁移。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6. TPS(每秒交易数)

目前大多数公链的实际TPS在几十到几百之间。而根据理论计算,L2有望达到1000-4000TPS,未来甚至可能超过10万TPS。

虽然实际运行中可能无法达到理论值,但L2的TPS仍有望超越大多数单体公链。结合以太坊的安全性和网络效应,L2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在性能上占据优势地位。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未来展望

随着生态的成熟,Arbitrum和Optimism在TVL、活跃用户和交易量等方面有望超越大多数公链。虽然区块链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从目前趋势来看,基于以太坊的L2网络很可能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在未来5-10年内逐步确立优势地位。

当然,新技术的突破仍可能带来意外变数。区块链的最终格局还需要等到Web3真正大规模普及时才能确定。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Web3的天下怎么分?一文解读以太坊Layer2与公链的格局演化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StableGeniusvip
· 07-02 03:08
L2时代开始了
回复0
GasFeeVictimvip
· 07-02 03:06
L2才是救星
回复0
alpha_leakervip
· 07-02 03:04
L2称雄已成定局
回复0
ProveMyZKvip
· 07-02 03:03
L2才是未来趋势
回复0
TokenDustCollectorvip
· 07-02 02:49
主赛道看L2了
回复0
MetaEggplantvip
· 07-02 02:40
Arb真香爽翻天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