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五大突破性进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往往需要漫长时间。以美国为例,汽车花了78年才达到92%的普及率,家庭用电用了48年才实现全面覆盖,互联网则用了26年才达到88%的使用率。虽然新技术的普及速度在加快,但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概念虽已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却仍未真正使用过相关服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 机构资金进入渠道受限2. 普通用户入场途径不畅3. 缺乏符合大众需求的投资标的4. 开发者入行门槛高5. 基础设施无法支撑大规模应用然而,当前熊市中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有望加速加密货币的大规模采用。## 一、比特币现货ETF:机构资金入场通道即将开启虽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延长了对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的审查期,但业内对其获批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有分析认为,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只是时间问题,可能在4-6个月内实现。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投资比特币将变得更加便捷。美股市场以机构为主导,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比55%。目前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主要是几家共同基金公司。因此,比特币现货ETF不仅可能吸引主流股票市场的潜在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为大规模机构资金入场提供了便利。据统计分析,目前比特币相关产品(包括信托、期货ETF等)管理的资产规模达288亿美元。业内预计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可能带来300亿美元的新增需求。## 二、PayPal美元稳定币:普通用户入场渠道已开放 某知名全球支付公司近期在以太坊上推出了用于转账和支付的美元稳定币。该公司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4种货币,全球月活用户超4亿。这是首个拥抱数字货币支付转账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符合条件的用户将能够在该公司平台和兼容的外部钱包之间转移稳定币,可用于点对点支付、商户付款,以及与其他加密货币兑换。该公司的愿景是成为法定货币和Web3之间的桥梁,推动稳定币支付系统的主流采用。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有望为加密货币行业引入千万级新用户。## 三、RWA热潮:传统机构参与加密货币生态的切入点近半年来,真实世界资产(RWA)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支持者认为RWA将引入现实世界的资产及收益,大幅提高加密货币的资产规模。反对者则认为大多数RWA项目仍依赖中心化的信任,不符合加密货币的去信任化精神。尽管存在争议,RWA可能成为传统大机构参与构建加密货币生态的首选方向。例如,某支付巨头推出的美元稳定币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美国国债收益的RWA,只是目前没有向持有人分配收益。未来可能会出现"有息稳定币"成为主流项目。## 四、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吸引Web2开发者目前行业内对Web3编程语言的探索有两个方向:一是开发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新语言,如Cairo、Move等;二是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旨在吸引更多Web2开发者。现有的Web3开发者数量约为几十万,而Web2开发者超过一千万。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有望吸引大量Web2开发者,从而打造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规模应用可期以太坊生态已发展出繁荣的Layer2扩容解决方案,如Optimism、Arbitrum、StarkNet等,这些Layer2相较于以太坊主链的性能有显著提升。此外,模块化区块链领域也正迎来快速发展,如Celestia、Polygon Avail等项目有望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提供支持。总的来说,相较于前几个周期,本轮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五大突破性进展加速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五大突破性进展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往往需要漫长时间。以美国为例,汽车花了78年才达到92%的普及率,家庭用电用了48年才实现全面覆盖,互联网则用了26年才达到88%的使用率。虽然新技术的普及速度在加快,但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概念虽已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却仍未真正使用过相关服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然而,当前熊市中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有望加速加密货币的大规模采用。
一、比特币现货ETF:机构资金入场通道即将开启
虽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延长了对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的审查期,但业内对其获批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有分析认为,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只是时间问题,可能在4-6个月内实现。
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投资比特币将变得更加便捷。美股市场以机构为主导,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比55%。目前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主要是几家共同基金公司。因此,比特币现货ETF不仅可能吸引主流股票市场的潜在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为大规模机构资金入场提供了便利。
据统计分析,目前比特币相关产品(包括信托、期货ETF等)管理的资产规模达288亿美元。业内预计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可能带来300亿美元的新增需求。
二、PayPal美元稳定币:普通用户入场渠道已开放
某知名全球支付公司近期在以太坊上推出了用于转账和支付的美元稳定币。该公司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4种货币,全球月活用户超4亿。这是首个拥抱数字货币支付转账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
符合条件的用户将能够在该公司平台和兼容的外部钱包之间转移稳定币,可用于点对点支付、商户付款,以及与其他加密货币兑换。该公司的愿景是成为法定货币和Web3之间的桥梁,推动稳定币支付系统的主流采用。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有望为加密货币行业引入千万级新用户。
三、RWA热潮:传统机构参与加密货币生态的切入点
近半年来,真实世界资产(RWA)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支持者认为RWA将引入现实世界的资产及收益,大幅提高加密货币的资产规模。反对者则认为大多数RWA项目仍依赖中心化的信任,不符合加密货币的去信任化精神。
尽管存在争议,RWA可能成为传统大机构参与构建加密货币生态的首选方向。例如,某支付巨头推出的美元稳定币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美国国债收益的RWA,只是目前没有向持有人分配收益。未来可能会出现"有息稳定币"成为主流项目。
四、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吸引Web2开发者
目前行业内对Web3编程语言的探索有两个方向:一是开发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新语言,如Cairo、Move等;二是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旨在吸引更多Web2开发者。
现有的Web3开发者数量约为几十万,而Web2开发者超过一千万。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有望吸引大量Web2开发者,从而打造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规模应用可期
以太坊生态已发展出繁荣的Layer2扩容解决方案,如Optimism、Arbitrum、StarkNet等,这些Layer2相较于以太坊主链的性能有显著提升。此外,模块化区块链领域也正迎来快速发展,如Celestia、Polygon Avail等项目有望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相较于前几个周期,本轮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的诞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