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 Coins的演变:从网络文化到加密资产的价值塑造

Meme Coins的演变与发展:从互联网文化到加密资产

Meme Coins作为加密数字资产与网络文化的交汇点,凭借其亲民性、病毒式传播力和高收益潜力,在历次加密周期中始终吸引着众多参与者。

近期,Meme Coins市场热度再度飙升。一些资产交易者正在重点关注SHIB、FLOKI、PEPE和APORK等近期表现强劲的Meme Coins。从2024年1月起,机构投资者也增加了对Meme Coins的配置。据某交易平台统计,截至2024年4月,该平台上机构投资者持有Meme Coins的价值规模已从2024年1月的6300万美元增长至3亿美元,其中流动性较强的DOGE和SHIB最受青睐。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Meme的本质

Meme作为一种承载文化观念与符号的传播单元,如同基因般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并演化。具有强大共鸣力的Meme潮流能够持久流传,而影响力薄弱者则迅速淡出人们的视线。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网络模因"这一独特现象,极大地加速了Meme及各类文化理念的传播进程。常见载体包括图像、视频、动图和幽默段子等。有研究甚至将网络模因的扩散过程比喻为疾病传播:它们遵循类似SIR模型的病毒式蔓延路径,"感染"广大网络用户。

Meme Coins是一种依托相关Meme而产生价值的加密资产,它将原本仅在社交层面流通的Meme概念赋予了金融属性。Meme Coins的诞生使得蕴含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Meme及其传播过程首次具备了交易与投资价值。Meme Coins的价值核心在于Meme的当下流行度及其吸引公众关注的力量,由此催生了一种崭新的市场形态:在这里,文化共鸣不仅可被精确衡量,更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Meme Coins的发展历程

早期工作量证明型Meme Coins

最早的Meme Coins旨在吸引矿工将算力转向新资产以进行挖矿与销售。这些资产多诞生于某论坛的Altcoin板块,并非所有资产都能被交易平台上架。然而,有幸进入市场的少数资产曾活跃于一些现已停运的中心化交易平台。每个Meme Coins凭借其独特的名称、品牌形象、哈希算法、出区时长及供应量等特性,构建起各自颇具辨识度的叙事主题。

紧随比特币之后出现的第一批资产,因其在创新概念之外的实际价值相对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属于Meme Coins。除莱特币外,这些早期加密资产大多已归于沉寂,交易量与市值几乎归零,也没有交易平台支持,并且易于遭受51%攻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作为Meme Coins缺乏文化影响力,以及用户获取与使用这类Meme Coins存在较大障碍。

莱特币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同类中脱颖而出,生存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其紧随比特币"数字黄金"的叙事,较早进入市场抢占先机,以及持续获得主流交易所的有力支持。

狗狗币:首枚Meme Coin

狗狗币依托的Meme潮流自2013年夏兴起,在多个社交平台风靡开来。两位开发者趁此文化热潮,于2013年12月8日推出了狗狗币,使之成为全球首枚基于互联网Meme潮流的加密资产。

狗狗币的崛起催生出一类崭新的资产物种,它们以玩世不恭、诙谐幽默、借势名人、动物形象或精准锁定某一社群为特色。这些均为工作量证明机制的加密资产,诞生于某论坛的Altcoin板块。彼时,与技术规格相比,其蕴含的Meme潮流元素显得愈发重要。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以太坊时代

以太坊的出现推动了加密资产生态的巨大变革,简化了资产开发流程,扩大了用户基础,提升了项目方盈利空间,并通过ERC20标准实现了互操作性。

在以太坊繁荣期,一批更具"务实"色彩的项目崭露头角,如The DAO、Filecoin、Tezos、EOS、Cardano、Tron和Bancor,它们在追求Meme潮流价值之外,更致力于实现某种实用功能或达成特定目标。

与此同时,市场中出现了少量未获广泛关注但有一定热度的Meme Coins,如Useless Ethereum Token、Dentacoin和HAYCOIN等。

NFT与Meme Coins的融合

2016年至2018年间,一群开发者与佩佩表情包爱好者创建了稀有佩佩钱包等,并精心挑选了一批基于稀有佩佩表情的Meme Coins进行交易。这被视为第二代NFT收藏品,至今仍保值甚高。

继CryptoPunks、MoonCats和CryptoKitties之后,NFT开始在以太坊生态中崭露头角。EtherRocks于2017年以一种戏谑的姿态亮相,由100枚色彩各异的剪贴风岩石图像组成。另一个收藏级Meme Coins的例子是Unisocks,限量生产了500双实体袜子,每枚SOCKS可兑换一双袜子。

DeFi之夏与Meme Coins

2020年6月,Compound Finance开创了流动性挖矿的新模式,拉开了DeFi之夏的序幕。这一创新催生出各种收益农场,它们承诺投资者通过锁定资产以获取高额回报。

Meme股票与狗狗币风潮

2021年初,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Reddit上的散户投资者围绕某游戏零售商股票展开热议,推动其股价短时间内大幅飙升。这股热潮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其他资产的投机热情,尤其是那些可在某免费交易应用上交易的资产。

狗狗币作为其中之一,在某科技企业CEO的频繁推文助推下,热度进一步升温。至2021年5月,狗狗币市值一度高达900亿美元。狗狗币的流行催生了更多Meme Coins的出现,如柴犬币、Floki和Safemoon,它们均在数月内达到极高的估值。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NFT繁荣与新一代Meme Coins

随着ERC721标准的普及以及NFT交易市场的兴起,NFT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加密资产类别:作为某种"文化"或"Meme"核心体现的独一无二、视觉化的资产。

最具知名度的NFT包括:CryptoPunks、Bored Apes、Squiggles和Pudgy Penguins。这些NFT被用作社交平台的个人头像,象征着尊贵地位和文化俱乐部成员身份。为了回馈忠诚的持有者,部分NFT项目面向社区发行了Meme Coins作为流动性的补充、实用功能的延伸以及文化"通货"。

近期发展(2023年至今)

随着加密市场走出低谷,各类新兴的Meme、文化、思想与生态体系正破土而出。Meme Coins作为其中少数始终保持活跃度的细分领域,近期更是呈现出显著的升温态势。

近期值得关注的几大叙事包括:BRC-20代币、Ordinals铭文、Friend.tech社交代币等。这些新兴领域展现出Meme Coins在不同技术平台上的创新应用。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Meme Coins的普遍规律

  1. 每个周期中,Meme Coins都以不同形式涌现,往往是新技术或新形态的首批实践者。

  2. Meme Coins的价值积累路径依赖于关注、叙事与炒作的力量来维持生存与传播。

  3. 先有Meme潮流,而后有资产诞生:最成功的Meme Coins往往是借助已有的知名度和传播力实现价值提升。

  4. 加密原生的Meme潮流正逐步崭露头角,如Pudgy Penguins等项目。

  5. 低价现象:用户热衷于投机价格看似低廉的数字资产,价格本身构成了一个独特的Meme潮流现象。

  6. 强大的社区与营销策略对Meme Coins的成功至关重要。

  7. Meme Coins的运作模式从早期的自发启动逐渐演变为专业团队运作。

  8. 鲜明的视觉元素、衍生形象与标语有助于加速Meme潮流的传播。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风险与挑战

尽管Meme Coins蕴含机遇,但其风险不容忽视:

  1. 容易吸引将投资视同购买彩票或参与赌博的用户。

  2. 市场频繁出现拉盘跑路和操纵市场等现象。

  3. 监管法规尚不明确,部分国家已开始限制Meme Coins交易。

  4. Meme Coins可能因缺乏持续的兴趣和关注而消亡。

  5. 投资损失可能导致持有者社群变得敌对或冷漠。

投资者应仔细考察Meme Coins的特性,如流动性池状态、团队分配比例、交易税以及智能合约是否已放弃管理权等,以降低投资风险。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深入探究Meme:市场情绪升温,机构投资者涌入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Dreamervip
· 07-06 08:10
又一波韭菜割割开始了
回复0
LiquiditySurfervip
· 07-06 08:09
冲浪这波LP收益完全不如上个牛市啊 浪里浪费
回复0
Gas_Wastervip
· 07-06 08:09
小狗币都比这靠谱
回复0
GasWastingMaximalistvip
· 07-06 07:57
狗币到月球 冲鸭!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