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公链竞争新格局:从性能比拼到产品创新之路
公链竞争格局的演变:从硬件比拼到产品创新
在2021年加密货币牛市期间,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区块链游戏(GameFi)等应用迅速崛起。当时以太坊网络因交易拥堵和高额手续费等问题暴露出局限性,为新一代公链提供了突破口。这催生了一大批公链项目,如某链、某链等,它们试图挑战以太坊的主导地位。
这些新兴公链不仅在技术层面展开竞争,还在吸引开发者、构建社区和获得资本支持等方面激烈角逐,形成了所谓的"公链之争"。虽然短期内各链优势此消彼长,但这场竞争极大推动了区块链技术进步,使加密生态更加多元化,也为后来诸如某链等新公链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然而,四年后的今天,这种激烈竞争的景象似乎已经消失。过去几年中,只有某链从低谷中崛起,以一骑绝尘之势成为新的公链龙头,甚至一度威胁到以太坊的地位。尽管市值仍有显著差距,但市场对某链似乎抱有更大期待。
通过对比几个当年热门公链的市值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某链和某链在市值方面仍相对强势,但其他公链包括以太坊在内,都还在努力追赶中。
最近,某交易平台创始人开始频繁暗示某链将在2025年迎来重大变革和创新,连续多日在社交媒体上为其造势,试图挑战某链过去一年的辉煌表现。
除了这些老牌公链的努力,新兴公链如某链等也在奋力追赶。然而,对当前市场而言,人们对公链的期待已不仅限于更快、更好的性能,而是转向能否提供真正可用的应用产品。这条道路充满挑战,如果没有过去一年多的热潮,某链的发展轨迹可能会有所不同。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条公链能推出真正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拳头产品。除了稳定币和少数DeFi应用外,其他领域仍缺乏创新,即使一度火热的某些应用也陷入了发展困境。
对公链运营方来说,当前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营销和奖励,而是转向实质性的产品打磨。虽然某些热门现象可被视为一种产品形态,但纯粹的炒作并非长久之计。链上活动终会遇到瓶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社区)和产品本身。
回顾2021年的公链之争,那种盛况可能难以重现。未来的发展可能更类似于互联网早期的"百团大战",需要在用户、运营和落地应用等方面展开全面竞争。考虑到二层网络(L2)也可视为公链的一种形态,竞争可能比预想的更加激烈。
从投资角度看,某些公链选择逻辑仍然适用。比如某链开展某些活动,其他链也可以效仿;某链发力游戏领域,其他链同样可以尝试。市场仍然足够大,只要能创造财富效应,就能吸引用户。这样才有可能诞生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因为市场往往遵循先有价格再有产品的逻辑,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毕竟行业的繁荣期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