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币智能合约新选择:OP_NET与Arch方案深度对比
比特币智能合约新方案:OP_NET与Arch的对比分析
近期,OP_NET和Arch这两个比特币主网上的智能合约实现方案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OP_NET的名称与OP_CAT相似,但它们的本质完全不同。
OP_CAT是比特币的一个操作码,曾在2010年被中本聪移除。它允许字符串连接操作,可能为比特币智能合约的实现铺平道路。然而,OP_CAT的复活需要经过复杂的提案过程,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相比之下,OP_NET属于与符文、BRC-20、ARC-20类似的"协议"范畴。它的技术框架包括比特币主网作为"行为发起层"和"最终确认层",以及由OP_VM和OP_NET节点组成的"执行层"。
OP_NET的运作流程如下:用户从比特币主网发起交易,交易数据中包含特定标识。交易确认后,OP_VM执行合约操作并更新状态,OP_NET节点进行确认,最后将结果提供给应用程序。
OP_NET的交易费用包括比特币网络费用和OP_NET交易费。后者由执行费和优先级费组成,均以比特币支付。为防止被视为"粉尘交易",OP_NET交易费必须超过330聪。
Arch则定位为"比特币1.5层",旨在构建基于比特币主网的智能合约层。它已获得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多家知名机构参投。Arch拥有自己的代币,用作Gas费和验证者质押。
Arch的工作流程涉及比特币主网交易发起、Arch节点处理验证、领导者节点负责区块事务和最终确认。它采用了"FROST + ROAST"签名方案,确保网络稳定性。
尽管Arch有自己的代币作为Gas费,用户仍可使用比特币进行合约交互,后端会自动进行费用转换。
总的来说,OP_NET和Arch在技术实现上有相似之处,都将比特币主网视为"发起端"和"确认层",而"执行层"由自身承担。然而,它们的定位截然不同:OP_NET更像是一个"协议",而Arch则是"比特币1.5层"。
这两种方案的出现反映了比特币生态系统的持续探索和发展。尽管比特币主网的出块时间可能会限制相关应用的效率,但这些创新尝试仍然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Arch的代币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进行初始代币发行(TGE)。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关注相关测试活动或基于Arch的去中心化应用。而OP_NET目前则缺乏明确的参与机会,其发展可能取决于能否孵化出爆款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