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数字货币行业面临公地悲剧 亟需突破与自律共识
数字货币行业的"公地悲剧"困境
近日,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钱包内测引发广泛关注。然而,DCEP与加密货币圈并无直接关联。DCEP与人民币1:1锚定,不存在炒作空间,也不可直接兑换比特币。尽管借鉴了部分区块链技术,如智能合约和非对称加密,但并未基于区块链底层构建。
当前,国家正有序推进数字经济革命,而加密货币行业仍陷于自我狂热中。比特币价格波动、存量厮杀、不断涌入的参与者以及层出不穷的项目,使得这个有限空间内的"资本游戏"愈发激烈,"公共地悲剧"正在上演。
"公共地悲剧"是经济学上的著名理论,指有限资源因过度使用而被耗尽的现象。在加密货币行业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交易所面临着用户存量有限、市场情绪低迷的困境。为争夺用户,各平台不断推出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如高倍杠杆期货、期权等。这虽然带来了短期收益,但也加速了用户流失。恶性竞争、黑公关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境。
矿工群体即将面临比特币区块奖励减半,而算力却不断提升。随着比特币价格下跌,越来越多矿工面临关机风险。过去十年,比特币价格的爆发式增长掩盖了这一问题,但当价格趋于平缓时,"公地悲剧"的隐患就显现出来。
公链项目也陷入困境。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却缺乏实际应用。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在发票、医疗、溯源等领域取得进展,而公链项目似乎被排除在外。技术优势逐渐消失,人才争夺也处于劣势。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需要寻求突破。交易所应该致力于推广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创新性,吸引更多人了解这一领域。同时,建立行业规则,杜绝恶意"收割",加强用户教育。积极拥抱监管,推动合规发展,有助于吸引传统投资机构,扩大行业规模。
对于矿业,需要形成自律与共识,避免51%攻击等风险。公链项目则应以应用为着力点,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外部合作和生态建设。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教育。
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试错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在黎明到来之前就集体倒下。只有解决当前的"公地悲剧"困境,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