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金字塔:揭秘加密货币市场的传销新形式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代币:互联网时代的传销新形式

加密货币市场正在重现传销的阴暗面,只不过这次是以互联网原生的方式进行。大多数代币已演变成一种精巧的金字塔游戏:顶层获取最大利益,而普通投资者最终只剩下一堆毫无价值的"空气币"。

这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问题。

在传统传销项目中,产品往往价格虚高但效果不佳。其核心在于销售方式:不经由零售店铺,而是个人代理先行购买,再寻找下家。结果很快从"卖产品"转向"拉人头"。每个人购买的动机不是使用,而是为了高价转卖。最终,当市场只剩投机者而无真正用户时,金字塔就崩塌了。顶层获取所有非对称收益,底层参与者只能抱着无人问津的库存发呆。

代币金字塔

加密代币的运作逻辑与多级传销如出一辙。代币本身就是"产品"——一种价格虚高、几乎没有实用性的数字资产。持币者购买的目的不是使用,而是为了日后高价卖出。

这种金字塔结构与传统传销类似,但加密货币有其独特的参与者生态。比起传统传销产品,代币是更理想的载体:它们能更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更容易交易和获取,传播更快,扩散更广。

在传统传销中,发展下线后可从他们的销售或进货中获利。代币的玩法也相似:让他人接盘,并拉新人加入。这对你和你之上的人都有利,因为新人提供了"退出流动性",推高价格。同时,新人因持有代币也会主动推广,而早期持币者则可高位套现。这套机制与传销相似,但威力更强。

你在金字塔的位置越高,就越有动力不断发行新币、继续推动这一套玩法。

加密金字塔:你在扮演哪种角色?

金字塔的参与者

交易所:至高无上的存在

在加密金字塔的顶端是交易所。几乎所有"成功"的代币背后,都离不开交易所及其关联做市商的深度操控。它们掌控着代币的分发和流动性,项目方若想接入平台、获得分发资源,往往必须"进贡"——无偿交出一部分代币。

不遵循他们的规则,你的代币就无法上线,或只能在流动性极差的环境中慢慢消亡。交易所可以随时更改规则,要求项目方提供代币借贷给员工套现,甚至在最后一刻单方面修改服务条款。这种霸权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这是换取"流动性"与"分发"的代价。

对创业者而言,交易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能否上线头部交易所,往往取决于"关系网"而非项目本身的质量。这也解释了为何如今许多项目都出现了"隐形联合创始人"或"前交易所员工"的身影,他们负责牵线搭桥、打通渠道。

做市商:半神级角色

做市商理论上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角色,实际上却常常帮助项目方通过场外交易偷偷出货,同时利用信息优势反向收割普通用户。他们通常持有代币总供应量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并借此操控交易,获取非对称的套利机会。对于流通盘很小的代币,这种影响会被极度放大。

单纯"提供流动性"的收益有限,但通过对不知情用户的反向交易,却可以获得丰厚利润。做市商对代币的流通量了解最深入,既知晓真实的市场浮动量,又掌握大量代币。他们是信息优势的顶点。

对项目方而言,做市商的"报价"难以评估。不像其他服务有明码标价,做市服务的价格因人而异。作为初创项目方,很难判断哪些条款合理、哪些价格虚高,这也催生了"做市顾问"等灰色角色的泛滥。

VC与项目方:金字塔中的国王

在交易所之下是项目方和风投,他们在私募阶段就攫取了绝大部分价值。在大众知晓某个项目之前,他们就以极低价格获得代币,随后编织叙事,制造出货的"流动性出口"。

加密风投的商业模式已变得极度扭曲。相比传统风险投资,加密行业更容易获得"流动性事件",因此他们并不真正鼓励长期建设。实际上,只要对自己有利,风投完全可能默许掠夺性的代币经济模型。许多风投早已不再假装支持可持续商业,而是系统性地参与各种"拉高-砸盘"式的投机行为。

代币也催生出一种奇特的激励机制:风投为了提升管理费,有动机人为抬高投资组合的估值(实际上是"收割"自己的有限合伙人)。这在低流通量的代币上尤其常见——他们可以利用全面稀释估值来标记账面市值,从而虚增项目估值。这种做法极不道德,因为一旦代币全部解锁,根本不可能以那样的价格退出。

KOL:意见领袖

再往下一级是KOL,他们通常在项目上线时免费获得代币,以换取宣传内容。"KOL融资轮"已成为行业常态——KOL参与投资,等到代币生成事件后再获全额返还。他们利用自己的传播渠道换取免费筹码,然后对粉丝进行洗脑式推广,而这些粉丝最终成为他们的"退出流动性"。

社区成员与空投玩家:士兵

"社区"和空投玩家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层劳动力。他们承担最基础的任务:测试产品、产出内容、制造活跃度,以换取代币分发。但这些活动如今已被"工业化":奖励越来越少,付出的工作却越来越多。

大多数社区成员往往在为项目免费"打工"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只是项目方的营销部外包——而等到代币生成事件后,项目就开始无情砸盘了。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一点,愤怒就会蔓延,"拿起干戈"。这种"愤怒的社群"对真正想做产品的项目极其不利,因为它制造了额外的干扰和噪音。

散户:韭菜

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理想中的散户投资者——上面所有人的"退出通道"。他们被灌输各种叙事和故事,赋予某个资产"迷因溢价",吸引更多人买入,好让基金会等上层玩家顺利出货。

不过,这一轮周期与以往不同,散户并未真正大规模进场。当前的散户更为谨慎、怀疑,这导致社区成员手持一堆毫无价值的空投筹码,而内部人士早已通过场外交易实现了套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交媒体上总能看到有人因代币暴跌或空投毫无价值而愤怒抱怨。

加密金字塔:你在扮演哪种角色?

后果

当前加密行业的核心不在于做产品,而在于编故事——讲述一个"高幻觉收益率"的叙事,诱导他人买入某个代币。专注于产品建设反而成了不被鼓励的行为(尽管这一点正在缓慢改变)。

整个代币估值体系已经完全失真,不再基于基本面,而是依靠"市值对标"进行横向比较。项目的核心问题从"这个代币解决了什么问题?"变成了"它最多能涨到多少倍?"在这种环境下,项目几乎无法被合理定价或评估。投资加密货币时必须认清:你买的不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公司,而是一张彩票。

售卖叙事的剧本非常简单:只需编造一个"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难以定价"的故事。关键在于:故事要讲得"够清楚",但又要"留足想象空间",这样投资者才能幻想出一个高估值的未来。

展望未来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加密行业仍是少数几个能为普通人带来极大非对称收益的领域之一,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投机是加密的核心产品契合点,也是最初吸引市场参与者关注我们正在构建的一切的"钩子"。正因如此,我们迫切需要修复整个市场结构。

未来,像某些新兴平台这样的创新可能会彻底改变这场游戏的规则,为加密市场带来更健康、更公平的生态系统。但在此之前,参与者们需要保持清醒,认清当前市场的本质,谨慎行事。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Uncle Liquidationvip
· 07-08 06:17
韭菜才相信故事
回复0
DeFi老顽童vip
· 07-06 21:27
玩传销的都是菜鸟 早年我割了韭菜吃过教训嗷
回复0
NullWhisperervip
· 07-06 21:27
检测到典型的庞氏结构... *啜饮咖啡*
查看原文回复0
NFT_考古学家vip
· 07-06 21:26
韭菜一茬一茬的割 啥时到头啊
回复0
Layer2观察员vip
· 07-06 21:20
还是得看project方代码质量
回复0
NFT梦游者vip
· 07-06 21:09
妈耶 传销看这么多干啥~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