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时代跨境刑事执法的挑战与应对
Web3时代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坊等公链已经显示出成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巨大潜力。这些网络作为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数据点对点传输、零成本访问、信息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的特点。然而,去中心化的核心特征也导致了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各种犯罪活动呈现出国际化、隐蔽化的趋势。传统的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已经难以应对这些新型犯罪。
这种情况正在推动各国对现有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本文将从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出发,探讨Web3从业者出国的法律风险。
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的基础:主权概念
在探讨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主权这一核心概念。主权是现代国际法体系的基石,它赋予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最高且终局性的权力。同时,主权平等原则要求各国尊重彼此的主权,不干预他国内政。
基于此,管辖权的行使可分为"对内行使权利"和"对外行使权利"。对内行使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而对外行使权利则受到严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国主权。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作为一种"执法管辖权",必然受到严格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滥用长臂管辖,对海外企业和个人进行刑事管辖和执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的滥用。
中国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实践
中国司法机关进行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首先需要确定对相关犯罪嫌疑人及其行为具有管辖权,然后通过刑事司法协助程序向外国请求协助。
管辖权的确定
中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确定管辖权:
此外,"双重犯罪原则"是审查的重要标准,即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中都被认定为犯罪。
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提出与案件推进
刑事司法协助是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的基础。中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了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安排证人作证等多个方面。
提出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主体取决于中国与被请求国是否存在相关条约。有条约的情况下,由司法部、国家监察委员会等对外联系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提出;没有条约的,则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近期跨境加密资产诈骗案例分析
最近,上海静安区检察院公布了一起涉及加密资产的跨境诈骗案。该案涉及一个大型境外诈骗团伙,通过假冒"资深导师"诱骗被害人投资加密货币。
公安机关通过资金追踪和行动轨迹排查,发现这是一个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该团伙以公司名义设立多个"博彩"网站或投资平台,诱骗被害人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办案机关并未向外国申请协助,而是在国内进行密切布控,最终抓获了59名回流至中国的犯罪嫌疑人。这反映出虽然中国与多国签署了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但实际使用率不高,可能是由于效率低下、手续繁琐等原因造成的。
结语
需要明确的是,从事Web3相关业务并不意味着必然构成犯罪。目前社会对Web3从业者的误解,部分源于相关监管政策以及一些"趋利性执法"行为。然而,如果中国公民在境外利用加密资产为噱头,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即使身在国外,也难以逃避中国刑法的制裁。因此,Web3从业者在开展业务时,务必谨慎行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