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代幣發行困境:新模式聚焦社區驅動與透明博弈

VC代幣發行困境與新興發行模式分析

近期多個知名項目的代幣發行情況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從數據來看,這些項目的代幣分配中,機構投資者佔比普遍在10%至30%之間,與之前週期相比變化不大。大多數項目仍選擇通過空投向社區分發代幣,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用戶往往在收到空投後迅速拋售,導致市場承受巨大拋壓。這種現象反映出代幣分配方式存在的問題,過去幾年來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

從代幣價格表現來看,機構主導的代幣往往在發行後呈現單邊下跌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某項目採用了不同策略,將4%的代幣通過IDO方式分配,初始市值僅2000萬美元,顯示出與衆不同的特點。此外,還有項目選擇將超過50%的代幣總量通過公平發射方式分配,同時結合少數機構和意見領袖進行大比例社區募資。這種讓利於社區的方式可能更易獲得認可,同時項目方可通過做市回購籌碼,既向社區傳遞積極信號,又能以較低價格收回籌碼。

當前市場已從機構主導的項目爲主轉變爲純粹的投機性代幣發行模式,這種轉變導致代幣難以避免零和博弈的局面,最終只有少數人受益,大多數散戶可能虧損離場。這種現象將加劇市場一二級結構的崩壞,重建或籌碼積累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投機性代幣市場氛圍已降至低谷。隨着散戶意識到這類代幣的本質仍難以擺脫少數羣體控制,包括交易平台、資本方、做市商、機構投資者、意見領袖及名人,代幣發行已失去公平性。短期內的巨大虧損迅速影響用戶心理預期,這種代幣發行策略已接近階段性終結。

過去一年多,散戶在投機性代幣賽道獲利相對最多。盡管人工智能敘事試圖通過開源社區創新推動市場熱度,但事實證明,這波熱潮並未改變投機性代幣的本質。大量傳統互聯網個人開發者和區塊鏈套殼項目快速佔領市場,導致大量披着"價值投資"外衣的人工智能投機性代幣項目湧現。

社區驅動的代幣被少數羣體控制,並通過惡意操縱價格進行"快速套現"。這種方式對項目長期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曾經的投機性代幣項目通過特定羣體的支持來緩解代幣拋售壓力,並通過做市商操作實現用戶可接受的項目退出流程。

然而,當投機性代幣的社區不再以特定羣體爲掩護時,這意味着市場敏感度已下降。散戶仍在期待一夜暴富機會,渴望找到具備確定性的代幣,並期待能出現開盤即擁有深厚流動性的項目,而這正是少數羣體對散戶的致命打擊。更大的賭注意味着更豐厚收益,這種收益開始吸引行業外團隊注意。在這些團隊獲利後,他們不會再將穩定幣用於購買加密貨幣,因爲他們對比特幣缺乏信仰。被抽走的流動性將永遠離開加密貨幣市場。

上一個週期的策略已失效,但仍有大量項目方因慣性使用相同策略。小份額代幣釋放給機構並高度控盤,讓散戶在交易平台中買單。這種策略已失效,但慣性思維使項目方和機構不願輕易改變。機構驅動代幣的最大弊端是,無法在代幣生成事件時獲得早期優勢。用戶不再期望通過發幣買入獲得理想收益,因爲用戶認爲項目方和交易平台手中持有大量代幣,造成雙方處於不公平位置。同時,這個週期裏機構回報率大幅降低,因此機構投資額度也開始下降,加上用戶不願在交易平台接盤,機構幣的發行面臨巨大困難。

對於機構項目或交易平台來說,直接上所可能並非最佳選擇。一些特殊代幣團隊從行業內抽走的流動性並未注入其他代幣。因此,一旦機構幣上交易平台,合約費率很快會變成-2%。團隊不會有動力拉盤,因爲上所作爲目標已經達成;交易平台也不會拉盤,因爲做空新幣已成爲市場共識。

當代幣發行後立即進入單邊下跌行情時,這種現象出現頻率越高,市場用戶認知就會逐漸被強化,進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假設下一個代幣生成事件,發幣即砸盤的項目方概率爲70%,有意願護盤做市的爲30%。在接連出現砸盤項目影響下,散戶會產生報復性做空行爲,即使明知發幣即做空風險極大。當期貨市場做空情形達到極致時,項目方和交易平台也不得不加入做空行列,以彌補無法通過砸盤實現的目標收益。當30%的團隊看到這種情形,即使願意做市,也不願在期貨和現貨之間承受如此巨大價差拉盤。因此,發幣即砸盤的項目方概率將進一步上升,發幣後制造造福效應的團隊逐漸減少。

不願失去對籌碼的控制,使得大量機構幣在代幣生成事件時與四年前相比沒有任何進展或創新。慣性思維對機構和項目方的束縛比想象中更爲強大。由於項目流動性分散、機構解鎖週期較長,且項目方和機構不斷更迭,盡管這種代幣生成事件方式一直存在問題,但機構和項目方卻表現出麻木態度。大量項目方可能是初次建立項目,面對未曾經歷的困難時,往往傾向於產生幸存者偏差,認爲自己可以創造不同的價值。

爲什麼選擇機構+社區雙驅動?純機構驅動的模式會加大用戶和項目方之間的定價誤差,不利於代幣發行早期的價格表現;而完全公平發射的模式則容易被背後的少數羣體惡意操盤,流失大量低價籌碼,價格在一天內走完一個週期的起伏,對於後續項目的發展是毀滅性打擊。

只有二者結合,機構在項目成立初期切入,爲項目方提供合理資源和發展規劃,降低團隊在開發早期的融資需求,避免因公平發射損失所有籌碼,又只能獲得低確定性回報的最差結局。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團隊發現,傳統融資模型正在失效——給機構小份額、高度控盤、等待上所拉盤的套路已難以爲繼。機構資金收緊、散戶拒絕接盤、大型交易平台上幣門檻提高,在三重壓力下,一套更適應熊市的新玩法正在崛起:聯合頭部意見領袖和少量機構,以大比例社區發射、低市值冷啓動的方式推進項目。

一些項目正在通過"大比例社區發射"開闢新路徑——聯合頭部意見領袖背書,將40%-60%的代幣直接分發給社區,在低至1000萬美元的估值下啓動項目,實現數百萬美元的融資。這種模式通過意見領袖的影響力構建共識FOMO,提前鎖定收益,同時通過高流通性換取市場深度。盡管放棄了短期的控盤優勢,但可以通過合規的做市機制在熊市期間低價回購代幣。本質上,這是權力結構的範式遷移:從機構主導的擊鼓傳花遊戲(機構接盤-上所拋售-散戶買單),轉向社區共識定價的透明博弈,項目方與社區在流動性溢價中形成新的共生關係。

近期,一個項目可以看作是某鏈和項目方之間的一次突破性嘗試。其4%的代幣通過IDO發行,IDO市值僅爲2000萬美元。爲了參與IDO,用戶需要購買某鏈代幣並通過交易平台錢包進行操作,所有交易都會直接記錄在鏈上。這種機制爲錢包帶來新用戶的同時使得他們能夠在更透明的環境中獲得公平的機會。對於該項目而言,通過做市商的操作,以確保價格的合理漲。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持,代幣的價格無法維持在一個健康的區間。隨着項目的發展,從低市值到高市值的逐步過渡,以及流動性的不斷增強,項目逐漸獲得市場認可。項目方與機構的矛盾在於透明度。當項目方通過IDO發射代幣後,不再依賴上所,這樣可以解決雙方在透明度方面的矛盾。鏈上的代幣解鎖過程變得更加透明,確保了過去存在的利益衝突被有效解決。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心化交易平台面臨的困境在於代幣發行後常常出現價格暴跌的情況,這使得交易平台的交易量逐漸下降,而通過鏈上數據的透明性,交易平台和市場參與者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項目的真實情況。

可以說,用戶和項目方之間的核心矛盾在於定價和公平性。公平發射或IDO的目的是爲了滿足用戶對代幣定價的預期。機構幣的根本問題在於上所之後缺乏買盤,定價和預期是主要原因。破局點在於項目方和交易平台。只有通過公平的方式將代幣讓利給社區,並持續推進技術路線圖的建設,才能實現項目的價值增長。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MeaninglessGweivip
· 07-17 03:20
甩饭盆理论永不过时
回復0
YieldWhisperervip
· 07-17 03:13
哈哈,和2021年看到的死亡螺旋一样……风险投资者的砸盘永远不会改变。
查看原文回復0
Degen_Whisperervip
· 07-17 03:08
空投就为了砸盘呗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